羧甲基纤维素钠(CMC-Na)易溶于水,溶解度通常为 20 mg/mL(2% w/v),具体溶解性能受以下因素影响:
一、溶解度基础特性
水溶性:
CMC-Na 分子结构中的羧甲基基团(-CH₂COONa)具有强亲水性,能快速与水分子形成氢键,形成透明或半透明胶体溶液。常温溶解:在20℃下,溶解度约为20 mg/mL,即每100 mL水可溶解2克CMC-Na。
浓度范围:实际应用中,溶解浓度通常为0.5%~2%,过高浓度可能导致溶解困难或形成凝胶块。
温度影响:
加速溶解:温度升高(如40~60℃)可加快分子链扩散,缩短溶解时间。
高温限制:超过80℃长时间加热会导致CMC-Na降解,黏度下降,甚至失去增稠效果。
最佳温度:40℃左右的水温既能加速溶解,又能保持性能稳定。
二、影响溶解度的关键因素
pH值:
pH < 2时,羧甲基基团质子化(-COOH),分子间作用力增强,易沉淀。
pH > 10时,黏度可能因分子结构变化而降低。
中性/弱碱性环境:pH 6.5~8.0时溶解性最佳,溶液黏度稳定。
强酸/强碱条件:
取代度(DS):
DS越高(0.6~1.5),水溶性越好,黏度越高。
DS < 0.4时,溶解性显著下降,可能难溶于水。
定义:每个葡萄糖单元中被羧甲基取代的平均羟基数。
影响:
溶剂类型:
水:最佳溶剂,形成稳定胶体溶液。
有机溶剂:不溶于乙醇、丙酮、乙醚等,但可与甘油、山梨醇等多元醇混溶,用于调节溶液性能。
混合溶剂:在含少量有机溶剂(如乙醇)的水溶液中,溶解速度可能加快,但需控制比例以避免沉淀。
离子强度:
盐类影响:高浓度盐(如NaCl、CaCl₂)可能降低溶解度或引发沉淀,需根据配方调整顺序。
多价金属离子:如Fe³⁺、Al³⁺易与羧甲基基团结合,形成不溶性复合物。
三、溶解操作建议
分散与搅拌:
逐步添加:将CMC-Na缓慢撒入搅拌中的水中,避免结块。
中速搅拌:200~500 rpm搅拌30~60分钟,确保完全溶解。
预分散:对高黏度产品,可先用少量水或有机溶剂湿润粉末,再加入剩余溶剂。
溶解时间:
充分搅拌至溶液透明,无颗粒残留。
静置熟化30分钟至数小时,提升溶液均匀性。
过滤与除杂:
若溶液中有未溶解颗粒,可用滤网或离心机去除杂质。
四、应用场景示例
食品工业:
溶解于40℃温水,用于冰淇淋增稠(防止冰晶形成)、饮料稳定(防止分层)。
浓度控制:乳制品(1%~2%)、饮料(0.1%~0.5%)。
石油钻井:
溶解于高温钻井液,形成高黏度溶液,润滑钻头并携带钻屑。
耐温性:需选择耐高温型号(如DS > 0.8),避免80℃以上降解。
百诚化工专业羧甲基纤维素厂家规格含量齐全,粘度多样,提供免费样品,欢迎您的咨询了解15315257071(微信同号)